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 旧海关档案中的浙江记忆


传承文明 · 服务学术





旧海关档案中的浙江记忆
编著者:浙江省档案馆 编
定价:200元ISBN:978-7-5013-7078-8出版时间:2020-12装帧:精装开本:大16



内容简介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区域之一,浙江地区保留了大量旧海关档案。浙江省档案馆馆藏的浙海关、杭州海关、温州(瓯)海关等海关档案,是中国旧海关档案的重要组织部分。这些文献包括大量关于当时当地浙江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革新等方面的内容,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近代浙江的历史发展,价值极为珍贵。基于此,浙江省档案馆编纂了《旧海关档案中的浙江记忆》一书,以本馆所藏浙江海关档案为主要史料,运用较为通俗的语言,结合约200幅珍贵档案图片资料,通过海关文献的视角,从对外贸易、社会变迁、对外形象三个部分展现了近代浙江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程,有助于读者从新的角度重新解读和认识近代浙江发展的脉络。

作者简介


浙江省档案馆成立于1965年,是浙江省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社会各界利用与研究档案史料的中心,为国家一级档案馆。21世纪以来,浙江省档案馆十分重视馆藏旧海关档案的整理工作,实现了案卷级目录的整理,并对部分档案全文进行数字化扫描,以便于专家学者的利用和研究。

内页欣赏














目录




西风东渐:海关与近代浙江对外贸易
一 海关机构与近代浙江关务/17
二 开放口岸与近代浙江外贸/34
三 贸易统计与近代浙江工业/47
润物无声:海关与近代浙江社会变迁
一 海关薪酬与近代浙江管理/70
二 税务征收与近代浙江建设/87
三 海关缉私与近代浙江治安/101
走向世界:海关与近代浙江对外形象
一 世界博览会上的浙江身影/116
二 公共卫生体系的初步建立/129
三 旧海关档案中的浙江形象/139
结语/154
后记/156


序言



【 序 一 】

近代中国海关史,即中国海关实行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历史,从1859年英国人李泰国就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算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历整整90年。毋庸讳言,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建立伴随着中国主权的沦丧、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苦痛,是帝国主义侵略的直接产物,其活动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同时为扩大其在华势力和利益,引进了一些比较先进的管理制度。
近代中国海关系统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档案及资料。浙江省档案馆现存旧中国浙海关、瓯海关、杭州关档案共计3500 余卷,系统而又全面地记载了近代浙江沿海对外贸易的详细情况,是研究近代浙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乃至民俗风情等诸多领域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一直以来,浙江省档案馆十分重视馆藏旧海关档案的整理和利用。编撰《旧海关档案中的浙江记忆》,旨在通过旧海关档案的视角,梳理展示近现代浙江经济社会变迁等多个领域的历史面貌,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对近现代浙江海关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解相关内容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档案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纽带。透过旧中国海关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我们能够穿梭于时光隧道之中,前往特定的时间节点去重温已经定格的历史符号,可以沿着时空坐标追溯历史事件产生、发展和留给后世的影响的过程。
是为序。

浙江省档案馆馆长 李波
2020 年12 月


【 序 二 】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上海等五个沿海口岸从事对外贸易,传统的以中国为主的朝贡贸易体制,转变为以西方国家为主的条约贸易体制。在各口岸开放初期,传统中国的海关与贸易管理方式,面对西方商品的进出口和关税征收产生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在西方国家的压力下,晚清政府许可各沿海口岸设立新式海关,从事外商货物进出口管理与征税工作,并最终由海关总税务司署统一管理。早期的各海关税务司及主要职员均由外国人担任,其内部运行基本照搬西方海关的运行模式。在职能上,新式海关除了进出口商品货物的征税与缉私工作外,其业务还包括港口建设、航运、卫生检疫、邮政、市政建设等诸多方面。近代中国很多新事物的出现都有海关的身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博览会,晚清中国参加的各类世界博览会基本都是由海关承办的。在近代新式海关的运行过程中,海关内部对进出口贸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统计流程和数据。海关贸易报告除了贸易、税收、商品等内容外,还涉及各口岸的地理、气候、政治、经济、人口、航运、教育、医疗等诸多内容,再加上海关定期出版的专题著作与文献,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完整画面。因此,对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研究,都无法忽视这一时期海关档案的基础文献价值。

相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海关而言,晚清时期成立的海关被称为“旧海关”,其保存至今的海关档案被统称为“旧海关档案”。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整理和出版了诸多旧海关档案的整理汇编和研究成果,但对海关档案的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仍未得到系统的梳理。“旧海关档案”是了解近代中国,特别是中国沿海、沿边区域变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也可以看到区域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

浙江有着漫长而曲折的海岸线,它是南下北上、由海入江黄金水道之所经,我国南来北往、东西交叉海上贸易路线的重要一段,又邻近世界著名之渔场,更是中国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浙江省档案馆编撰的《旧海关档案中的浙江记忆》,是一部通过海关文献的视角来看待近代浙江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历程的著作。该书以浙江省档案馆所藏浙江海关档案为主要史料,运用较为通俗的语言,结合大量图片资料,采用图文并茂的编纂方式,通过三个部分展现了近代浙江面对鸦片战争后“中国未有之大变局”,从被迫应对到主动融合与革新的历程。这段历程不仅是浙江所不能忽视的历史记忆,也是近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一个缩影。因此,浙江省档案馆对馆藏海关档案的整理和利用,在保护历史文献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旧海关档案”的价值。

是为序。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吴松弟

2020年12 月

 


结语


近代浙江的开放和发展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缩影。作为当时外国人主导的浙江沿海新关,其编写的年度海关报告和十年报告从外国人的视角展现了近代浙江发展的脉络。从旧海关档案中,可以看到近代浙江的发展经历了从吸收、融合到渐变的三个阶段。

宁波开埠后,西方商品在浙江的销售并不是很顺利,除了交通条件的限制和上海港的崛起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浙江金融市场的强大使得外国人在浙江的商品销售无利可图,进而纷纷转到上海。这一情形直到19 世纪60 年代浙海新关成立后才慢慢得以改善。跟随西方商品而来的不仅仅是外国人,还有西方的工业、科技、医疗与教育。依海为生的浙江群体在面对新鲜事物的态度上,并未多受传统封建思想的禁锢,而以商人和部分士大夫群体为代表的浙江各阶层开始主动了解西方。在学习西方知识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浙江。而以宁绍商帮为核心的浙江商人群体也从传统的沙船业、典当业等开始涉足现代航运、工业和电信等行业,为浙江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奠定了经济基础。

近代浙江在逐步地对外开放和吸收西方现代科技、工业和管理模式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抛弃固有的传统模式。以浙江新式海关为例,其顶层设计和内部运转都遵循西方模式,但在基层的关产维护、关税征收上,并未完全脱离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轨迹。与其他中国政府部门不同的是,浙江沿海新式海关的运行体系其实是双轨制——在中国传统的海关官僚体系中,主要雇佣外国人的新式海关税务司处理西方商船和商品进口所产生的问题,而基层的海关税务征收与关税管理仍以大量的中国雇员为主,旧式的税务征收体系仍发挥一定的作用。如果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较,近代由外国人帮办税务的中国新式海关仍具有浓厚的传统特征。

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士大夫引以为傲的领域,这也使得近代浙江在主动接受西方技术的同时,对其文化认同比较缓慢。直到19 世纪末期,第一批接受现代西方教育成长起来的浙江知识分子在逐渐认识西方的过程中才开始积极地传播西方各种文化理念,包括博览会对商品的宣传、对公共卫生知识的认知等。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近代浙江海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浙江参加的世界博览会大多数是由海关承担展品的收集和参展组织工作的,而浙江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防疫与接种机构也是海关创办的。同时,海关档案中还保留了大量当时自然风貌和人文活动的文献记载,在这些记载中,都能让读者感受到浙江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渐变。与传统的浙江文化相比,经历近代中西交汇的浙江新文化构成了当代“浙学”的基础。

接触—吸收—转变,浙江近代发展的三个阶段,在对中国旧海关档案的细细品味中可以清晰地体会到。面对异域事物的冲击,近代浙江社会各阶层在经历一段时期的不适后,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主动求变,在中国的近代革新进程中留下了浓厚的浙江记忆。



排版   田秀丽   审核   弘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